close

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notes/10155371221400720/

 

我想想看,現在大家如果知道大稻埕,應該是因為『迪化街』跟『騎腳踏車』,以及這個水門。

 

照片上的那張拼貼的圖,應該就是要重現這個照片的意象。

 

可是現在的水門,不是當時最繁榮時候的的碼頭!

當時的碼頭是在要再往民生西路底有一個很小很小,讓人走過提防的小門那裡。

 

過年前,年貨大街也讓這裡變得很熱鬧(一年就這麼一次)。

現在還有啥咪大稻埕煙火節(這真是政治所賜,因為國慶煙火離開臺北,地方得以用地方名義放煙火)

 

很難以想像的是從清朝晚期到日據、民國初年這段時間,這裡是個十分繁榮的地方。

說這裡是最早的東區,一點也不為過。而且當時的臺北城內,現今的博愛特區,在當時還是一片荒蕪(即便是城內也是荒蕪)。

你們曉得西門町以前都是墳墓嗎?艋舺人(萬華)死後葬的地方就是在西門。

 

不過我自己倒是希望大稻埕這裡就一直保持這樣老老舊舊的樣子,我喜歡這樣的感覺。

走一走就有菜市場、有小吃,人們的穿著跟生活都很簡單,不需要刻意的打扮。

到處都有故事,都可以讓有興趣的你去翻書查資料知道原來這裡發生過這麼多事情。

說人情味就太矯情了,因為這裡的都也不是會看到人就打招呼,只要常常去同一家小吃店,老闆一定會記得你(從小吃到大不記得也難)。

 

也不需要政治人物的啥咪東西區發展翻轉,看著信義區跟新開發的地方,我就是無感。反正現在捷運這麼方便、公車又多、還可以騎機車。

何必為了享受那種感覺,讓自己住在一個更大的公寓、城堡、監獄?小時候要找同學是在他家樓下喊他叫他下來的耶?

現在改成這種社區型,我看是給警衛罵的吧?不喜歡就是不喜歡。(但是以後真的會住到哪誰知道)

很多東西跟大稻埕一樣,隨著時代的演變,它會消失、不見。所以只能用照片文字記錄下來,跟怕自己老了有癡呆了一樣,怕忘記就把看過、說過的東西抄起來,抓住自己那一點點回憶吧。

最需要關懷的,應該是在自己生活的周遭。

 

不過嚴格來講,我是在大龍峒、跟大稻埕的中間區塊長大。酒泉街跟延平北路那個區塊。鐵工廠出身、工人身份的家庭。

 

大稻埕的興起跟艋舺非常有關,如果沒有當年的『頂下郊拼』,同安人不會被追殺、逃跑到大稻埕,才有後面一連串的發展。

http://zh.wikipedia.org/wiki/頂下郊拚

 

這是台灣歷史上很重大的一件事情。

(更早的時候趕走原住民,然後把客家人趕去桃竹苗,再來河洛人自己火拼,日本人來了、國民政府來了、現在是藍綠整天吵架,年輕人對於自己住的地方的歷史卻完全不清楚... )

我覺得,如果連歷史都不熟的話,在其實感覺就是只是租個房子在這裡住而已,並不能說自己是哪裡人哪裡人。因為沒有感情嘛!

 

大稻埕的範圍到底有多大?可以看看這張圖(這是比較狹義的大稻埕)

http://zh.wikipedia.org/wiki/大稻埕

 

廣義地來看的話要把大龍峒也得算到才行。

並且這個地方出了非常很多的秀才,跟有名的將領(清朝)

我長大的地方就有間『老師府』(現在是幼稚園),就可以見證我講的這件事情。

http://zh.wikipedia.org/wiki/陳悅記祖宅

 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現在要從這個位於延平北路巷子裡頭的慈聖宮開始(這次網誌我會儘量把網路介紹聯結貼上來,方便大家查看)

http://zh.wikipedia.org/wiki/大稻埕慈聖宮

 

這間廟跟在地人講,請說『媽祖廟』(主神就是媽祖),他們就是告訴你了。

是大稻埕的三大廟宇之一。『頂下郊拼』遷過一次、日本人都市計劃時再遷一次到現在延平北路的位置。

 

來媽祖廟要做三件事情:

1.拜拜

2.吃廟口小吃(但是10點才開始,不要太早來,只有幾家比較早開)

3.好好看看廟宇裡頭的文物

 

講到小吃,我實在不得不講,現在夜市在賣的東西都像是給觀光客吃的...(我實在不喜歡去夜市,寧夏夜市也是)

延平北路也有夜市,但應該算是(小吃夜市)

意思就是要來這裡賣雞排、章魚燒...等的不會想來,

而是要賣『吃』的,吃了會飽、好吃的『老攤販』才做得下去。

可想而知住在這裡的人嘴會多挑了...

而且很多隱藏版的根本在夜市裡頭找不到,還要白天去吃才有。

然後『沒有店名』、『幾乎沒有裝潢』

就是路邊攤就這樣。

 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法主公廟

http://zh.wikipedia.org/wiki/臺北法主公廟

 


這是一間很特別的廟,李祖原設計的。

廟宇是後面不開窗的,因為不會有這樣的設計。(這樣才有依靠)

現在有開窗是後來更改設計的。

 

不過...

這間廟大家有發現很特別的地方嗎...?

依照建築法規的話,全台灣沒有任何一棟建築蓋在道路的上頭吧?

法主公廟本來是個小廟,而原先所持有的土地面積是完整的,

但是當初南京西路以及現在看到的這條小巷開通,就硬生生將廟切開了。

為了保持法主公廟的完整性,因此努力的爭取依照現有的狀態興建成這樣。

 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霞海城隍廟

http://zh.wikipedia.org/wiki/大稻埕霞海城隍廟

 

城隍廟應該是要長這樣子的

 

現在都被帳篷蓋住,所以它真正的樣子很久沒有看到了。

 

城隍爺的角色,相當於地方行政長官,對於地方發展是十分重要的,

特別是像這樣的港埠,城隍爺是個守護神的角色。

不過現在講到城隍廟,反倒是大家跑來拜月老、求好姻緣。

因此十分香火鼎盛喔!

 

因為地緣關係,所以地方人士結合了許多活動與霞海城隍廟共同推廣

當然『大稻埕逍遙遊』也是其中一個。

 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涼州街

大稻埕公學校>太平國小、永樂國小

 

在台北市裡頭可以看到許多大陸地名的路名

如果把地圖攤開來看台北市西區到博愛特區

整個道路命名其實就差不多是中國地理位置分佈

 

這裡要介紹的兩所小學很特別

因為延平北路的關係,一間被分為兩間。

這所『大稻埕公學校』畢業了許多知名的校友喔!

大家可以上網搜尋一下。明年太平國小就要歡慶120年校慶,真是歷史悠久!

 

大同區有九所小學(行政區範圍小小的大同區竟然有九所,可以代表這是文教重點的區塊)

 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更生醫院>光復大陸設計委員會>凱達格蘭學校>空地停車場

 

日據時期,日本人透過鴉片來控制台灣人,並且借此創造了很大一筆財政收入。

但全世界沒有一個國家是用毒品來控制人民的(即便台灣是被日本人殖民統治),

因為國際輿論的壓力,日本人形式化的蓋了一間戒毒所『更生療養院』。

 

國民政府來台灣之後,這棟建築物變成是『光復大陸設計委員會』,

是反共情緒高漲時所設置的機構,當時有一句反共口號「一年準備、三年反攻、三年掃蕩、五年成功」。

但這裡是先總統蔣介石,用來賄賂『國大代表』的地方。(以下是參考莊永明老師講解的說法)

在當時政局不穩,總統選舉是採用國大代表選舉的方式,

因為局勢的關係可以一直連任總統。

可是我們國大代表有部分(而且為數不少在海外,不在台灣)。

加上國代要錢、要房子才行使投票權投給先前總統。(所以台灣興建很多國宅是要給他們的)

我一向不喜歡去說這樣對不對好不好,時代背景不同,這無法用一個標準來評論。

 

這裡也曾是『凱達格蘭學校』(現已遷址)

陳水扁當市長時期,原先計劃要將此建築物列為古蹟,但是地主得知後的三天內將此建築物夷為平地。

 

在臺北有許多老舊建築跟社區,其實都是面臨同樣的事情,

而我們也因此損失了許多寶貴的歷史遺產。

 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大稻埕教會

http://zh.wikipedia.org/wiki/臺灣基督長老教會大稻埕教會

 

大稻埕教會這棟建築物雖然被列為古蹟,

不過卻是莊老師口中的『偽建築』。

除了部分是古蹟(據說只有大門這一面而已),其實大部分是重建的。

但是裡頭確實有一座保存非常好的管風琴。

 

大稻埕教會開放的時間是每個月第二、第四的禮拜六早上,

我再找機會去看看管風琴。

 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江山樓

 

現在已經看不見了

就大概是這排房子的位置。

不過這間酒家可是名震一時!

當時的人們說江山樓可以說像是『滕王閣』『岳陽樓』這樣的地方

可見當時多少文人騷客名流來到這裡

 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葉宅(葉金塗宅)

因為出口台灣鳳梨而致富。

這棟在重慶北路跟保安街口的建築物,十分顯眼。

特色在於外圍(現在作為飯店的門廳、還有星巴克門市)是保留原先外牆的樣子。

而內部則是興建為新大樓,也是原住民委員會辦公室的所在地。

 

我們現在會覺得這樣的建築很有特色味道,

但其實這都是地方人士透過政府跟地主、建商角力妥協後的產物。

把地拿來蓋大樓,賺的一定比保留成古蹟多非常多。跟前面提到的『更生醫院』一樣,

只是『葉宅』是來的及搶救的建築物而已。

 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第一劇場>第一大樓

日據時代的第一劇場,現在已經改建為第一大樓。

我們來不及參與這段過去,

只能從舊照片去緬懷這棟建築物了。

 

然而在大稻埕還有另一個劇場(永樂座)

在人口不是非常多的年代,卻蓋了兩個劇場,

其實這是日本人區別了日本人跟台灣人的看戲的場所。

類似這樣的事情其實是屢見不鮮的。

還有更奇怪的是,關於永樂座的老照片都找不到!?

 

 

那台灣人有沒有可能跟日本人一起看戲?

有可能,但需要有特權跟門路。

 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大稻埕公園>李臨秋銅像(作詞家)

http://zh.wikipedia.org/wiki/李臨秋

 

李臨秋是一位作詞家

『望春風』、『補破網』...等膾炙人口的詞都是他作的。

原本他的故居也是有開放參觀的,

但是也是因為後人的關係,現在不容易參觀得到。

 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迪化街(北街、中街、南街)

迪化街是有分段的:北是涼州街周遭、中是歸綏街周遭、南是永樂市場周遭。

 

迪化街其實有很多透天老房子

這些房子很幸運的因為許多人的努力得以留存

(主要是獎勵容積率轉移)

否則應該早就拆光光了。

 

 

照片裡這一棟是,哈佛商業評論出版社(台灣)老闆的老家。

不過他們家賣掉之後(好像才一兩千萬),

現在是好幾億才買的回來。 ==“ 

我想這應該是很多人家的故事了...

 

迪化街這幾年有許多翻新後的文創商店、或是咖啡店

這些房子的所有者是市政府。

但屬於在地文化的『茶店』倒是沒有見到。

可能是現在大眾飲食習慣的關係,

很希望還是有機會讓品茶可以流行起來~

 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辜家鹽館>榮星幼稚園

http://zh.wikipedia.org/wiki/大稻埕辜宅

 

 

榮星幼稚園以前是鹽業總部,很有歷史意義。

辜家人也在這裡居住了很長一段時間。

 

辜家是日據時代五大家族之一。代表人物就是辜顯榮

http://zh.wikipedia.org/wiki/辜顯榮

 

當時代表地方士紳迎接日本人進臺北城的人就是他。

辜顯榮,字耀星。所以榮星幼稚園的命名也是因此而來。

這是一位很值得去研究的人物。

 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貴德街>大稻埕水門旁的小巷子(北段的建昌街,南段的千秋街,交界點約為今日南京西路)

德國公司館(五國公司館、五大洋行所在地)

五國公司館:德國、英國、美國..等五國。(有誰可以告訴我還有哪兩國呀?)

五大洋行:德記洋行、怡和洋行、美時洋行、義和洋行、新華利洋行

 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陳天來宅(錦記茶行)

 

這一棟是當時的豪宅,現在來看應該也是。

房子內部據說還有假山假水,不過因為後人的關係,遲遲無法開放。

當然也有可能是想要夷為平地重新開發,這當然是地方人士所不樂見的事情。

這棟房子對於文史工作者、以及建築相關的來說,真的是很值得一看的建物。

 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李春生紀念教堂

http://zh.wikipedia.org/wiki/李春生

 

李春生在大稻埕最重要的地位是:『當時臺灣仕紳中少見的基督徒,也是臺灣基督長老教會的奠基者。』

所以有這樣一座教堂來紀念他當時為了長老教會所做的一切努力。

不過雖然這樣講,他可是當時台北地區三大富豪之一。還有太多的事情是值得後人傳述的。

 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莊協發商店

http://zh.wikipedia.org/wiki/大稻埕千秋街店屋

 

這裡其實是莊永明老師的老家

他將老家一樓捐出來作為歷史文化資產

自己住二樓。所以一樓有開放參觀喔!

並且不定期地會舉辦文化講座跟表演

莊老師本身也是地方歌謠的文史工作者,

所以對於歌謠他特別有感情也花很多力氣在搜集。

 

 

他的許多著作並非從圖書館找到的

因為他從來不去圖書館

而是借由訪查一點一點累積而來。

另外他原先本身是大同公司的財務,

退休以後專心致力推展地方歷史文化的相關工作,

不是科班出身的文史工作者喔!

這一點實在是令人欽佩嘆服,所以對於一件事情有熱忱是多麼重要的事情。

 

 

聽我媽說以前我外公在開米店的時候

也有這塊菸酒公賣局的牌子

他們後來沒做了竟然把牌子丟了 ==”

 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臺北圓環

http://zh.wikipedia.org/wiki/臺北圓環

 

現在講圓環很多人想說哪個圓環?

但實際要提到圓環老臺北人第一想到的應該是這個『建成圓環』

這幾張照片可以看到以前圓環的樣子

還有因為火災被燒掉的樣子

 

 

這場火讓很多人覺得可惜

因為這場火讓很多店家因此搬遷或者結束營業

現在要再去找那個味道也找不道了。

特別有名的幾家攤販也在附近找到店面,要搬回去也困難了。

加上許多政府設計跟經營的問題,新圓環已經沒落。

 

圓環為何曾經熱鬧一時?

這要從日本人的時候講起

台北車站前站(是日本人走的)

後站(後火車站)才是台灣人走的

 

後火車站就是現在華陰街那裏

還可以看到政府保留下來的一點點文物遺跡

加上當時臺北橋、大稻埕的繁盛

所以很多人就會從大稻埕碼頭>圓環>後火車站

 

備註:

這邊特別要提的是,日本人以前劉明傳當初建造的鐵路是有經過大稻埕的

日本人了之後才改道。不過也因此促成這一帶商圈的興起。

 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大稻埕郵局

 

介紹大稻埕郵局

主要是要給大家看看迪化街的老房子裡頭的天井設計

其實在別的鄉鎮也都還看得到

就是透天厝很深很長

前後門可能剛好就是面對兩條街

中間為了通風(通常左右無窗戶,只有前後有開口)

就設計了『天井』

 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六館街

 

六館主要被指定為古蹟的理由是:

1、為林本源家族、六館街及永樂町發展與興衰之歷史見證。
2、建物為日治中期RC構造,空間裝飾講究,具建築學史之價值。
3、六戶建物立面精美並形成一完整街面,對迪化街南面入口有相當助益。

 

這是主要有六家茶行坐落在南京西路底

現在這個區塊還有許多建物被重新整理翻修

 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大千百貨(臺北第一間有手扶梯的百貨公司)

 

高雄第一家百貨公司『大新百貨公司』(1959年,大新百貨啟用了台灣第一座手扶梯)

特別要講高雄的『大新百貨公司』就是要提『手扶梯』這件事情。

 

不過這間百貨公司因為火災的關係燒掉了,後來花了很長一段時間才復建成現在的樣子。

這是火災後荒廢的樣子,蠻像鬼屋的==“。

 

重建之後的樣子

 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大安醫院舊址>義美

 

大安醫院有一個很重要的歷史意義

是因為『蔣渭水』。

蔣渭水最重要在歷史上最重要的定位是因為發起『新文化運動』

這段歷史我建議大家可以好好看一下,

可以了解時代背景下做這件事情的重要。

但是被某些人定義為特別的政治角色,這個我覺得就過頭誇大了,

畢竟我所學習跟曉得的狀況,蔣先生本人應該沒有這樣的想法跟意思。

主要只是爭取在日據時期台灣人的權利。

後人其實不必要穿鑿附會。

 

 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有記茶行

 

這裡是這段旅程中,唯一一個特別為我們開放參觀的商家。

學習了解製茶、包裝的整個過程。

特別是可以看到用木炭悶燒、焙製茶葉的場所語器具,現在還有在用喔!

這裡有大量的照片就不一一贅述了。

 

 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臺北大橋、延平北路

 

延平北路二段一直熱鬧到東區發展之前

主要是因為延平北路就是『縱貫線』(今台1線)的起點

臺北橋是南來北往主要的聚集地,也有許多臨時工是在這裡招募。

 

來看看臺北『鐵橋』昔日的英姿

 

因此延平北路二段(跟迪化街平行的這一段)

有許多的銀樓、糕餅店(十字軒、義美)、醫生館、新娘街

備註:打鐵街(承德路)

 

波麗路西餐廳

http://zh.wikipedia.org/wiki/

 

 

波麗路餐廳波麗路西餐廳有名不僅僅是臺北第一家西餐廳(1934年起營業)

這家餐廳出名的有兩個地方

1.這是當時文人雅士聚會的地方(這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喔)

2.相親一定會來的西餐廳

 

『如果女生對男生有意思,最貴的就給他點下去;相反沒意思就點最便宜的。』

 

功學社本社

 

延平北路繁榮一時

功學社是非常能代表日本人跟台灣人良好關係的商社

所以經過他們的本社當然要照一張下來。

 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呵呵~

 

最後要很感謝圖中的這位『莊永明』老師的解說
他這樣每個月的第一跟第三個禮拜天擔任解說員
從民國92年起到現在,已經帶領了400多梯次,一萬多人來參訪大稻埕
這是一件非常有恆心毅力的壯舉(每一梯次要不能休息的又走又講四小時!)


莊永明之家---大稻埕千秋街店屋

http://qianqiustreetshop.blogspot.tw

莊永明書坊

http://jaungyoungming-club.blogspot.tw

我因為無意中協助拿了麥克風擴音器
所以老師最後跟城隍廟拿了個平安符給我
我嚇了一跳,我以為他是要問我擴音器拿去哪裡(當時我已經拿回去廟裡還了)
很開心的拿了這個紀念品
也全家跟老師合照一張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zenzenking 的頭像
    zenzenking

    zenzenking的部落格

    zenzenk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